请查收!年中复盘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06
01
,
2023
请查收!年中复盘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为了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做好业务复盘,打造2023半程加油站,5月30日,新一期“巢上的力量工作坊——如何开好年中业务复盘会”在新生巢创新中心205、2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新生巢携手慧予咨询联合推出,北京慧予咨询创始人关瑜女士担任主讲人来自生命科学园的20余位企业管理者、HR参与了工作坊的学习和交流。

请查收!年中复盘会的正确打开方式

年中复盘会为何如此重要,它能对企业发展带来什么帮助?关瑜介绍,从公司层面,复盘会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当前阶段的业务线进展情况,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问题原因,制定下一步业务计划,调整或者优化业务策略,提升团队状态,实现人员成长计划。从业务维度,可以帮助下属端正观念,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提升能力,不断精进,最终达到既定的结果。

复盘会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绩效、业务、专项及管理复盘,其复盘内容与目的各不相同。例如绩效复盘,可以从绩效过程跟踪和岗位复盘两方面着手进行。绩效过程跟踪主要分析KPI的执行及与目标的差距,制定解决措施,以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岗位复盘从绩效、能力和价值观评估三方面入手,分析考核周期内的亮点和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

针对参会者提出的复盘会走过场,效率低等问题,关瑜给出了复盘会的标准流程建议。首先,被review者演示讲解PPT材料,随后通过问题的设计,帮助其找出自身不足,反思和找到问题根源,随后与会者就此达成共识,给出最后的解决方法和行动指南,实现团队共同升级迭代。

如何让复盘会更加高效?关瑜从会前准备、会议议题、会议负责人、过程把控、内容和节奏管理、会议记录、会议内容跟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例如会前准备要涵盖5W1H,包括why(目的)、what(任务)、who(与会者、主持人)、when(时间)、where(地点、议程和规模)、how(形式)。为了让讨论更高效,可以使用转述、搁置区、抽离三种工具来更好地活跃和管理会议的讨论环节。

关瑜还纠正了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例如很多人以为复盘的会议纪要越详细越好,但冗长的纪要往往提不起阅读者的兴趣,一份好的会议纪要应该言简意赅,同时具备会议的全部要素,且最好趁热打铁,在会议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并发送到与会人员手中。复盘会上也不要害怕冲突,能暴露矛盾是好事,主持人要善于调控气氛,在严肃与活泼之间最终走向和谐。



案例·分析

 Review 


一、某公司销售团队大概有70余人,建议的复盘的顺序依次为:区域经理-大区总经理-BU销售负责人-公司总经理(主管营销)。


为何选择这样的复盘顺序?第一,如果议程中领导先讲话,先表态,有可能造成参会人“话里听音”拍马屁,杜绝“一切听领导意见”,积极引导参会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发掘更多创意;第二,在业务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并非所有与会者对所有区域的业务都了解,从下而上的复盘,有助于与会者掌握基层情况,进而提升对整体业务情况的认知,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区域经理提交的报表里,存在一些异常数据,但是缺乏具体的分析,大家了解存在问题,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此外区域经理提到了自己擅长的销售产品和销售方法,但是让其现场介绍一款产品时,当场卡壳。此外区域经理把销售方法和销售策略混为一谈,不明白销售策略的意义所在。


建议:复盘的数据报表可以通过提前沟通共创,设定出一个逻辑清晰的模版,例如尽量从客户维度、产品维度去呈现销售数据,让数据的颗粒度细化区域经理和上级领导应加强业务沟通,明确销售策略,增强对产品的熟悉度。


三、大区总经理分享准备比较充分,做了一个自我总结,包括业务心得及后续的提升。他提到预算费用严重超支,后续应加强费用控制,避免不避免的投入。但是这份总结流于形式和官话,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这也是大部分复盘会的一个通病。


建议:应给出问题的具体分析和对症解决方案,帮组织解决问题,寻找深层次原因,例如为什么超支?要给出过程分析数据;从哪些方面加强费用控制?针对后续计划的落地执行给出具体的实操步骤。


四、BU销售负责人和公司总经理,业务敏感度、格局都很好,也分析出很多问题,但是最终也没能拿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建议:不合理的目标,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不要怕问题暴露,冲突发生,要在冲突中找到和谐;关注事情背后的价值观,借事修人。复盘数据的呈现一定要清晰,有逻辑,能够呈现业务之间的关系和暴露问题;总体目标清晰合理,要有拆解的逻辑。


通过案例分析,大家趁热打铁,温习巩固了前面学到的理论知识。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问题逐步深入和细化,结合生物医药行业特点,关瑜给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Q&A

 Review 


Q:公司是做创新药的,一条管线的成功概率大概只有10%,作为人力部门很纠结,不知产研团队的业务复盘和绩效考核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


A: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核心来讲,要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来展开。对于医药或芯片这类技术门槛高,不确定性强的行业,公司在制定战略目标之前,首先要研究宏观趋势、对国际国内的竞争对手和整个市场环境进行摸底,做具体的数据分析,然后可以制定三年期的中期目标。此后,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review。在review过程中,围绕中期目标进行战略解码,从销售端,研发端,运营端或者管理层面,以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将其拆解成具体的业务策略,然后通过内部共创来达成年初目标或是进行目标的调整。


Q:感觉早期期研发公司的目标制定其实跟人力资源部关系不大,人力部门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帮助公司?


A:首先要纠正一个观念,人力资源部门不能把自己当做支持部门,要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多花时间去了解公司业务,深度参与目标制定对目标的合理性给出自己的建议。


6月已至,希望在接下来的年中复盘会中,这些知识能对您的企业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巢上的力量工作坊,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健康高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