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丨微元合成:再获3亿元融资,聚焦稀有糖量产技术
近日,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微元合成」近期获超3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京国投基金领投,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深创投、河北产投参与本轮融资,老股东国管顺禧、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继续追加投资。从去年中期到现在,微元合成已相继完成了3笔融资。
微元合成于2022年开始运营,致力于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公司以绿色的生产方式,为医药、日化、农业、食品、饲料和材料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生物基原料及解决方案。现阶段主要产品包括糖醇与稀少糖、天然色素、活性分子等。公司创始人刘波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现阶段,微元合成团队已有上百人,其中核心研发团队三分之一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90%以上拥有研究生学历。2023年10月,刘波博士的恩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原主任陶勇教授全职加盟微元合成,担任首席科学家,为公司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盾”。产品方面,微元合成的第一代甘露醇技术于2023年三季度实现规模化量产,凭借成本和品质优势、绿色低碳等特点,产品获得了下游医药、食品等行业终端客户认可,实现了数百吨销售。据微元合成介绍,目前团队的第五代甘露醇技术取得突破,可将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至万元/吨以下水平。目前,微元合成储备了数十个产品管线,除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外的甘露醇外,公司还在积极布局阿洛酮糖。阿洛酮糖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健康糖”,其口感、甜感曲线与蔗糖更加接近,但“几乎没有热量”;且能够发生美德拉反应,可以在甜点烘焙、冰淇淋制作中代替蔗糖,并保持原有风味。另外,阿洛酮糖还具有促使胰岛素正常分泌,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对糖尿病患者友好等特点。微元合成开发了全球独家的发酵法生产技术,构建了全新的胞内合成途径,实现了以葡萄糖或粗蔗糖为原料的高效发酵生产。这一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为阿洛酮糖成为继蔗糖和果葡糖浆之后第三款被广泛使用的大宗糖打下基础。2023年,微元合成与国药国际成立合资公司“国药微元”,首个项目便是阿洛酮糖,当前正进行试生产的工艺优化,规划年产能3万吨,当前已收到海外品牌商的意向订单。刘波认为如果在早期实验室研发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工程化量产时设备和工艺的具体情况,那技术放大便不是难题,也不一定会面临“量产死亡谷”。此外,为了承接合成生物新技术的工艺放大和生产,微元合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落地了占地面积50亩的生物制造基地,配置了发酵、提取纯化、检验检测设备及配套系统。该工程放大中心和生产基地在设计时着重考虑柔性、智能、多功能,以匹配多产品需求。据刘波介绍,2023年底封顶的一期生产车间中,管道系统总长度约26公里,远超同等面积的常规车间。该车间正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2024年底将投入使用。※本文转载于“药圈时汇”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